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八位市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献良策谋发展

发布日期:2025-01-15 15:56 来源: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郭军鸽 郭玲 张梦婷 王畅彤

  1月15日上午,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八位市政协委员紧扣全市工作大局,聚焦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良策良方。

  会议由市政协党组副书记、主席高培香主持。市委常委、秘书长李一磊,副市长祁晓冰出席会议并听取大会发言。

  杨文光、阿布都西克尔·热合木都拉、关爱军、张卫民、康建军、袁建华、丁春华出席会议。

  市政协委员张卫——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张卫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我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常态化宣传教育,努力让各族群众心贴得更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建议深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动鲜活地融入各族群众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加大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动青少年“筑基”工程走深走实。

  市政协委员苟彦忠——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苟彦忠就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乌鲁木齐主动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聚焦构建“5+2”现代工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拉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了新型工业化进程。

  建议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为牵引、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创新型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生态。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龙头企业牵引、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作用,合力攻克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技术难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同时,建议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工作,提升乌鲁木齐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水平。

  市政协委员丁桂凤——

  推进“中医银龄工程”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丁桂凤就推进“中医银龄工程”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我国“十四五”规划对推动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也提出“推动中医药服务和康养等产业走向国际”“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建议推进“中医银龄工程”,设立专项基金,充分利用援疆资源,开展“银龄”中医专家引进活动,积极搭建人才网络平台,将社会化服务系统与“银龄”中医人才市场相衔接,为乌鲁木齐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制定中医领域专项政策,将引进“银龄”中医人才纳入政策保障,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资金支持,实施全方位宣传策略,及时总结和推广“中医银龄工程”引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

  市政协委员高强——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高强就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乌鲁木齐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民营经济呈现持续向好态势。特别是去年,市政府和市政协共同创建“企业·市长面对面”政企零距离沟通协商平台,有效搭建起政企对话、听取诉求、解决问题的桥梁。

  建议深化改革优化服务,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梳理已出台的扶持民营企业各项政策对照分析,使政策有抓手、接地气、好兑现,让经营主体在享受相关政策中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聚焦企业发展堵点、难点和痛点,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专家顾问团,对我市民营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疏理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发展定位。

  市政协委员王常华——

  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粮油产业发展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王常华就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粮油产业发展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我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绿色食品、粮油工业园规模快速增长。品牌推广力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绿色加工业发展趋于多样化。

  建议提升绿色加工基础设施,布局绿色空间发展格局,在绿色食品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物流、产业便利和展销等方面加强相互联动,持续拓宽绿色物流通道。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与环境相适应的政策,加强市场监督机制。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技术创新与推广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委员侯清清——

  做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侯清清就做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水环境不断改善,水经济初见成效。

  建议推进现代水网规划和建设。打造“三库一湿地”联网联调。发挥价格机制对水需求的调节作用。探索建立水权交易机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抓好节水工作。

  市政协委员孙晓伟——

  推进乌鲁木齐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孙晓伟就推进乌鲁木齐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自身作用以及与其他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融合发生作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赋能,要大力促进首府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议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建设一批市级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和单位,引领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巩固发挥银行业优势,加快证券基金期货业发展,持续推进保险业发展,大力发展资产管理行业,构建多样化专业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商务服务业,加快培育本土商务服务业企业,建设国际一流商务服务集聚区,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引进平台,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信息的精准对接。

  市政协委员侯洁琼——

  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1月15日,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上,市政协委员侯洁琼就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行发言。记者石磊摄

  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积极的普查、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但存在非遗旅游开发呈现零散状态,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不强的问题。

  建议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支持引导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游等业态的融合,增强游客体验感;鼓励将非遗元素融入城市休闲文化街区、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机场、车站等,擦亮一批体现非遗特色的名片。同时,加强非遗旅游人才培育,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


关联稿件: